| 放射科设备 | 
| 超声科设备 | 
| 手术室设备 | 
| 检验科设备 | 
| 实验室设备 | 
| 理疗科设备 | 
| 急救室设备 | 
| 儿科设备 | 
| 眼科设备 | 
| 牙科设备 | 
| 妇科男科设备 | 
| 灭菌消毒设备 | 
| 医用教学模型 | 
| 美容仪器设备 | 
| 家庭保健器具 | 
| CR病床 推车 柜 | 
| ABS病床轮椅 | 
| 医用耗材 | 
新闻中心
医疗保健巨头在中国面临喜忧参半的前景
Time:2013-6-23 10:55:42 Author:admin
                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或许会拖累整体经济,但不断增加的老年人口的医疗保健需求应该会带动医疗支出的大幅增长。2010年,中国66岁及以上的人口有1.13亿。据联合国(United Nations)预计,到2020年,该数字将增长至1.67亿。
医疗保健巨头强生
        中国居民收入的上升和政府提高医保覆盖率的政策将使得这种趋势进一步增强。2012年,城市居民在医疗保健上的人均支出为人民币1,063元(合173美元),较2003年的人民币476元增长一倍以上。未来十年,该数字很可能会加速增长。 
         这对于强生公司(Johnson & Johnson)等国际医保巨头而言应该是好消息。强生的业务范围涵盖消费品、药品和医疗设备。但在2012年,强生在中国的销售额仅为25亿美元,占其总销售额的3.7% 。不过,强生的首席执行长Alex Gorsky表示,未来几年该比率有望提高一倍。 
         尽管如此,跨国公司要提高在中国的销售额也并非易事。中国当地的竞争也很激烈,尤其是在创新并不是很重要的领域。根据Euromonitor的数据,消费产品领域内,强生在中国婴儿产品市场的占有率从2007的39.3%降到了2012年的29.9%。 
         跨国公司还可能会受到中国监管机构和媒体的过度关注。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上周表示,过去几年强生公司多次在中国召回产品,说明该公司的质量管理系统可能存在缺陷。由于存在质量管理问题的中国国内企业常常是掩盖问题,而不是召回产品,上述指控听起来或许有些缺乏底气。不过,鉴于中国监管机构的担忧频繁见诸报端,强生的品牌仍可能会因这类指控而受到打击。 
        考虑到中国市场的迅速增长,即便跨国医保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小幅下滑,也依然能实现一定的增长。不过,跨国医保公司要想确保在中国市场继续维持强势地位,它们仍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