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射科设备 |
| 超声科设备 |
| 手术室设备 |
| 检验科设备 |
| 实验室设备 |
| 理疗科设备 |
| 急救室设备 |
| 儿科设备 |
| 眼科设备 |
| 牙科设备 |
| 妇科男科设备 |
| 灭菌消毒设备 |
| 医用教学模型 |
| 美容仪器设备 |
| 家庭保健器具 |
| CR病床 推车 柜 |
| ABS病床轮椅 |
| 医用耗材 |
新闻中心
超短波治疗仪的原理
超短波治疗仪用途,超短波治疗仪原理:超短波治疗仪是物理治疗的基本仪器之一,利用电极板形式引出的高频电磁场的作用,能使被治疗部位体温升高,以达到加速血液循环,溶化风湿或沉淀物质之功能,增进人体组织新陈代谢,促进神经和血管功能的恢复,止痛解痉,抑制细菌生长,促进吸收,消炎,消肿,对创伤之收口,伤口感染等各种急性和恶性炎症均有一定疗效。机身为台式,性能稳定,热量均匀,使用方便。
英文名称:ultra-short wave
超短波简介
超短波亦称甚高频(VHF)波、米波(波长范围为1米至10米),频率从30兆赫至300M赫的无线电波,传插频带宽,短距离传播依靠电磁的辐射特性,用于电视广播和无线话筒传送音频信号,采用锐方向性的天线可补偿传输过程的衰减。在专业音响领域,V段无线话筒的频率稳定度稍差,价格相对较低,但容易出现频率漂移现象,通过各种技术措施,可以使频率稳定度达到满足需要的水平。 超短波也称“米波”。指波长从1米到10米(相应的频率从300兆赫到30兆赫)的无线电波段。与短波传播不同,无电离层反射,而是依靠电离层散射来实现远距离传播。用于导航、电视、调频广播、雷达、电离层散射通信、固定和移动通信业务等。
超短波传播 超短波传播(ultra-short wave propagation),波长为10~1米(相应频率为30~300兆赫)的电波经电离层的传播。超短波电离层传播有散射传播和透射传播两种主要形式。自1950年H.G.布克和W.E.戈登提出超短波对流层散射传播理论以后,P.K.贝利等人使用大功率发射机和高灵敏接收机进行电离层超短波散射传播,建立了超短波、超视距、低电离层散射通信电路,通信频率约为30~60兆赫。这种散射机理是利用85~100千米高度的电离层不均匀体的散射作用,通信距离为1000~2000千米,适于跨地区或岛间通信。这种通信方式最大特点是不受电离层扰动的影响,尤其适合高纬度地区和跨极光区使用。但通信容量低,一般只能通一路电话或四路移频电报,而且与短波设备相比体积庞大,费用昂贵。1957年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它能用超短波电离层透射传播方式作为空间飞行体与地面通信联系的重要通道。这一传播方式具有空间飞行体遥测遥控系统所需要的理想的频率窗口。同时,又为电离层探测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在透射传播方式中,为了保证对空间飞行体的高精度定位跟踪,须对跟踪系统所测的距离、距离变化率、仰角和方位角等参数的电离层折射误差进行修正。另外,超短波导航卫星使用两个相干的频率以消除电离层介质的不均匀性所造成的多普勒频移,从而提高导航精度。
超短波通信 利用30~300 兆赫波段的无线电波传输信息的通信。由于超短波的波长在 1~10米之间,所以也称米波通信。整个超短波的频带宽度有 270兆赫,是短波频带宽度的10倍。由于频带较宽,因而被广泛应用于传送电视、调频广播、雷达、导航、移动通信等业务。
超短波在传输特性上与短波有很大差别。由于频率较高,发射的天波一般将穿透电离层射向太空,而不能被电离层反射回地面,所以主要依靠空间直射波传播(只有有限的绕射能力)。象光线一样,传播距离不仅受视距的限制,还要受高山和高大建筑物的影响。如架设几百米高的电视塔,服务半径最大也只能达 150公里。要想传播得更远,就必须依靠中断站转发。
超短波的波长较短,因而收发天线尺寸可以较小。在短距离通信时,只需要配备很小的通信设备,因此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方式。20世纪80年代以来,与电话交换技术相结合,移动电台可以通过电话交换机以拨号方式与其他移动电台构成双向通信电路,称作无线电话 (或移动电话),并可与市话网互通,形成方便灵活的通信网。最小型的移动电台为手持式,重量不足1000克。记者随身携带进入现场采访,在几十公里范围内随时可与编辑部保持联系。如果带有文字传真、图像传真或用便携式计算机编写稿件的设备,则可将采访到的稿件或照片当场发回编辑部。
超短波疗法
(ultrashort wave therapy)
一、概述
| 应用波长为10-1米的超高频交流电作用人体,以达治疗目的方法,称为超短波疗法。由于治疗时采用电容式电极,而电容场中主要是超高频电场的作用,故又名超高频电场疗法。
二、物理学特性
超短波波长为10-1米,频率为30-300兆赫。国产治疗机波长有6米、7.2 米、7.34米、7.7米等几种,频率为50兆赫左右。
由于超短波波长短,频率高,超短波电流很容易通过电介质,故治疗时电极不直接接触皮肤。
超短波之电流曲线一般为连续式,电流振荡是连续的;另一种为脉冲式超短波电流,是在连续超短波电流基础上加以低频脉冲调制和放大,形成一种间断的一般为矩形的超短波电流。其脉冲频率通常为100-1000赫,持续时间为1-100微秒,间断时间为1-10秒,脉冲最大功率为1-20千瓦,即相当于普通连续式超短波电流的数十倍。连续式超短波所产生的热能要比脉冲式的大得多。许多学者认为脉冲式超短波对人体的作用主要基于脉冲群的振荡效应。治疗时一般无热感。
此外,近年来还有大功率(输出功率1000瓦以上)超短波治癌机出现,用以治疗恶性肿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