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设备 |
超声科设备 |
手术室设备 |
检验科设备 |
实验室设备 |
理疗科设备 |
急救室设备 |
儿科设备 |
眼科设备 |
牙科设备 |
妇科男科设备 |
灭菌消毒设备 |
医用教学模型 |
美容仪器设备 |
家庭保健器具 |
CR病床 推车 柜 |
ABS病床轮椅 |
医用耗材 |
新闻中心
多语言管理平台助力医疗企业开拓全球化市场
编者按:
7月21日、22日,协会副秘书长包良应邀参加2011年中国新医改及医疗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会上结识了此次会议的赞助商之一SDL公司。通过了解,感到该公司的多语种管理平台对于医疗器械行业如何更好地走国际化的道路很有实质性的帮助。特将该公司的多语种管理平台现向各会员单位作如下介绍。
随着全球化市场的不断增温,越来越多的中国医疗企业开始展露于国际舞台,从过去单纯的加工生产转变成了拥有自主品牌,产品销往全球多个国家与地区,我们称这个过程为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而相对于中国企业,近年来,随着新医改方案的实施,外资医疗企业在华投资的规模也日益加大,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将中国市场作为全球战略中的重要部分,在华投资建立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全面拓展中国市场,我们称这个过程为本地化(localization)。国际化加上本地化,这就是全球化(globalization)的概念。而在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中,有一个元素无可或缺,那就是多语言信息内容的沟通与交流,现在,我们的企业已逐渐开始意识到了多语言内容管理的重要性——企业需要提供目标市场当地语言的产品文档以符合当地法律和市场环境的要求,以当地语言提供用户支持以获得更高的用户满意度,同时还需要尽可能快地发布多言语内容以在竞争中赢得先机。
一、全球化多语言管理的挑战:
医疗行业不同于其他任何行业,直接关乎于人类的生命健康。专业性要求高、体系复杂,审批制度严格,而不同的目标市场又有各自的法律法规和制度标准。这使我们在适应全球市场的语言应对中,面临了诸多挑战:
1、新产品上市延误
由于对多语言产品信息翻译的不及时与低效。不仅造成了人力、物力上的损失,更会严重影响新产品在目标市场上市的审批进程,无法满足企业全球市场统一发布的战略要求,而低质量的翻译、不一致的内容更会使我们被当地的审批机构拒之门外。
2、企业品牌不一致
医疗行业术语专业性非常强、体系复杂、数量巨大,而能准确、规范地使用术语则需要我们的译员具备相当全面扎实的专业知识。由于翻译的不一致,术语的错误使用,产品文档存在漏洞,全球信息交流的不一致。这对于企业树立国际知名品牌是致命的。
3、标准使用不统一,缺少多语言知识集中管理与共享机制
当前各科研、产业领域相互融通和借鉴,然而由于缺乏一个共享机制,很多珍贵的第一手资料没有积累,宣传资料,合同法规,产品说明等翻译任务重复开展,医疗界统一的各项法律规模、质量标准无法从源头得以落实、应用。直接影响了工作效率,还造成重要文档资产的流失。
二、多语言管理平台解决方案
为了帮助我们的企业应对以上挑战,基于CAT(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的多语言管理平台应需而生。SDL公司作为此次2011中国新医改与医疗行业发展峰会的赞助商之一,在大会上分享了其在医疗行业多语言管理领域的技术解决方案。
1、CAT技术
CAT(Computer Aided Translation)意为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SDL Trados 最早致力于CAT技术的研究,至今已积累了27年的研发经验。CAT技术的核心原理就是利用“翻译记忆库”和“术语库”来提高翻译资源的重用,保证了翻译质量的一致性。翻译记忆在翻译过程中自动将源文字及其对应的目标文字存储在翻译记忆库中,下一次需要翻译相同或类似的内容时,它可以自动帮助您检索出之前的译文供翻译人员重用。
通常来说,企业用于与客户交流的外部信息中至少 30% 是重复出现的短语或句子。这些内容在本地化供应链中被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翻译。这样对已翻译内容的低重复使用率,将导致翻译结果不一致,浪费时间并大大提高相关成本。
翻译记忆库的应用,能充分利用企业已有的翻译资源,对于重复的内容,无需翻译第二次,大幅加快翻译速度,减少翻译项目花费,确保了翻译的一致性。并能实现企业精华的翻译资源在团队中共享,在保证了所有译员们对内容的一致性翻译的同时,积累并形成企业多语言知识库。
2、术语管理
术语是企业或机构为了内部沟通、外部沟通、企业宣传、品牌一致等目的,所约定俗成的一套用语规范。它包含的内容很多,例如:企业名称、组织架构、产品名称、宣传用语、研发用语、甚至于法律法规等,所有标准型的用语都是企业的术语。这些术语在所有客户沟通、所有市场和所有语言中都必须保持一致。它们往往可突显企业的品牌价值或竞争优势。随着医疗企业产品线在全球市场的不断延伸,公司需要编写各类相应的技术文档和宣传材料,确保企业和产品信息的准确性和统一性也变得空前重要。
目前大多数公司仍然采取手工方式,通过电子表格和分散的流程来收集、存储、维护和发布术语。由于使用的不是专门开发的工具管理术语,很难确保在供应链中应用的术语是正确的并且是最新的,也无法确保翻译人员真正使用了那些经过审核的术语。
SDL MultiTerm 术语管理解决方案提供了一种结构化的方法用于在公司内部和与外部团体之间统一管理和访问术语信息。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1)帮助企业建立起自己的多语言术语库,统一了企业标准用语编制、修订与应用。为企业积累基于多语言内容的无形资产。2)集中化的术语管理确保所有需要应用术语的人员都可集中访问, 可保证源内容、翻译和全球品牌的一致性; 2)确保了术语在翻译过程中的应用,系统会自动提示、校验经过评审的术语,确保表述清晰,提高翻译质量;3)降低成本并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翻译效率是因为已在创建阶段定义和研究术语且在翻译时统一应用,而降低创建多语言内容的成本,是因为术语一致可减少错误和重复工作,并缩短翻译审校周期。
3、翻译过程管理自动化
随着业务量的快速增长,大多数翻译项目都是需要多种资源协同完成的团队项目,协同的规模可能是几个人的小团队或者整个翻译部门的合作,也可能需要其他部门人员的参与,对于全球化业务,更有可能需要包括外部校对专家、小语种自由译者、翻译服务提供商,以及排版印刷公司等在内的整个本地化供应链的合作。这对翻译的协同质量和流程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SDL 翻译管理平台解决方案,基于全球领先的SDL TeamWorks 2011协同工作流平台,提高并优化涉及多语言管理过程的核心活动。其中包括有效协调内部和外部翻译,系统化翻译质量控制,在线翻译审校支持和周全的流程审查与报告等等。获得药品上市许可等极为重要的监管流程如今也可基于 SDL TeamWorks实现。 SDL 可提供特定的系统配置和功能,例如提供用于医药行业的可选模块,为欧洲药品管理局(EMA) 产品信息管理数据交换标准提供特别支持。功能包括改进的过滤器性能表现,项目、文件和任务级别的审计跟踪记录,并且可导出以便进行审校和分析。
以下是翻译管理平台示意图。
翻译管理平台的作用主要体现在:1)使语言转化流程更为成熟,以符合监管要求;2)获得商业优势 ,缩短进入国际市场的时间;3)品牌形象统一和信息的标准化;4)强化与供应商的关系,加强项目协作和有效管理。
三、多语言内容管理系统的效益:
1、从作业效率的角度
由软件更快速、更准确地完成了译员的重复、易错、低附加值的操作,使其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语言翻译,从而能在更短时间内创作出高质量的翻译内容,大幅提高作业效率。
2、从内容质量角度
一方面,通过集中存储并共享语言资产库,能够在专职译员、兼职译员甚至外包公司译员之间实现高度地一致性和质量提升:翻译记忆库能够增强翻译内容和写作风格的一致性,术语库不仅向所有人员包括写作人员提供企业术语规范,还能保证术语在所有人员中使用的一致性。另一方面,软件的自动审校功能也确保不遗漏任何一个细微的错误,从而大幅提高翻译内容的质量。
3、从知识管理的角度
由于系统能够在译员翻译时自动记录,并分类存储翻译结果,使多语言内容的知识管理成为可能:每个译员的日常翻译结果都能作为一种知识被记录下来,被其他人重用;资深译员的翻译结果可以随时供普通译员参考和学习;即使采用外包翻译,外包人员的翻译结果最后也能以翻译记忆库的形式,转化为可供企业内部使用的知识资产。
4、从成本管理的角度
重复内容无须重复翻译,直接减少翻译成本;减少翻译项目管理的花费:如我们选择翻译外包的话,可以利用重复率的计算,合理地进行外包工作量的统计,有效降低外包成本。此外,系统还能有效帮助加快人工审校和排版周期,减少项目管理的花费。
5、从企业标准化管理的角度
帮助企业或机构建立起自身多言语术语库,统一了企业在生产、研发、质量管理、市场宣传、行业内外部沟通等各项标准用词,集中化的术语管理确保所有需要应用术语的人员都可集中访问,在文档翻译或创建的源头可直接保证使用企业最新版本的术语,可保证源内容、翻译和全球品牌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