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设备 |
超声科设备 |
手术室设备 |
检验科设备 |
实验室设备 |
理疗科设备 |
急救室设备 |
儿科设备 |
眼科设备 |
牙科设备 |
妇科男科设备 |
灭菌消毒设备 |
医用教学模型 |
美容仪器设备 |
家庭保健器具 |
CR病床 推车 柜 |
ABS病床轮椅 |
医用耗材 |
新闻中心
欧盟MDR医疗器械CER发补“文献评价未系统开展”,如何解决
痛点直击:为何你的文献评价总被挑战?
欧盟MDR实施后,从各个NB的审核回馈来看,超60%的CER发补中都有“文献评价未系统开展”的问题
根本症结:多数企业误将“文献评价”等同于简单的文献筛选,用简单的平均值法则进行数据处理,忽视了质量权重计算与证据链构建的核心价值!
三步拆解:打造NB挑不出毛病的评价体系
STEP 1|穿透性认知:评价究竟评什么?
双重核心维度:
1.研究质量(方法论严谨性)
o研究设计(RCT>队列研究>个案报告)
o样本量/随访周期/统计方法
2.临床相关性(与申报器械的关联度)
o直接使用申报器械(★★★★★)
o同类器械(★★★)
o非相关器械(仅作背景参考)
关键认知升级:
评价不是“合格/淘汰”的二分法,而是构建证据权重金字塔的过程!
STEP 2|设计抗质疑的评价框架:必须包含的5大要素
根据MEDDEV 2.7/1 Rev4与NB审查偏好,合规框架需涵盖:
评价维度
评分规则示例
研究类型
RCT+双盲=5分/RCT=4分 / 队列研究=3分 / 个案=1分
样本量
≥100例=3分 / 50-99例=2分 / <50=1分
随访周期
≥2年=3分 / 1-2年=2分 / <1年=1分
统计显著性
P<0.01=3分 / P<0.05=2分 / 无=0分
器械关联度
申报器械=5分 / 同类=3分 / 其他=1分
高阶技巧:
·提前在CEP中预定义评分矩阵并说明科学依据(牛津循证医学中心(OCEBM)证据分级)
·对争议性研究采用敏感性分析(如排除低分文献后结果是否逆转)
STEP 3|实战应用:让评价结果“说话”的数据加权法
以膝关节置换系统的术后VAS疼痛评分分析为例:
文献
原始评分
研究质量分
关联度分
总权重
疼痛改善值
加权值
Smith et al.
RCT
4
5
9
4.2
37.8
Lee et al.
队列研究
3
3
6
3.8
22.8
计算逻辑:
加权均值 = ∑(疼痛改善值×总权重) / ∑总权重
= (37.8+22.8)/(9+6) = 4.04分
价值凸显:
通过量化加权,使高质量证据在安全有效性论证中占据主导地位,完美回应MDR Annex XIV要求!
遇到评审员挑战,不外乎下面这些问题点,我们也有应对之法:
1. 研究类型权重合理性
质疑点:
"为何RCT的评分是队列研究的3倍?是否过度放大随机化研究的价值?"
风险等级:★★★★★
应答策略:
引用《BMJ》2015年Meta分析(DOI:10.1136/bmj.h2147)证明RCT对医疗器械有效性证据强度提升67%
展示EMA 2021年指南要求植入类器械优先采用RCT数据(Section 4.3.2)
必备材料:
OCEBM 2011证据分级表(附录X)
本产品风险等级与研究类型的对应关系矩阵
2. 样本量阈值设定依据
质疑点:
"样本量≥100例得3分的依据是什么?
风险等级:★★★★☆
应答策略:
参照ISO 14155:2020第6.4.3条"样本量应确保检测到临床相关差异"
工具支持:
提供FDA《Statistical Guidance for Clinical Trials》截图
3. 长期随访数据缺失处理
质疑点:
"3年随访数据不足80%,如何保证远期安全性?"
风险等级:★★★☆☆
应答策略:
启动敏感性分析:证明即使剔除缺失数据,结论仍稳健(p>0.05)
引用MDR Annex XIV第6(c)条"可接受合理的数据缺口,需制定PMS计划补充"
补偿方案:
附录中附PMCF方案(包含每6个月随访的标准化问卷模板)
4. 文献检索全面性质疑
质疑点:
比如说"为何未纳入**********关键研究?"
风险等级:★★★☆☆
应答策略:
展示检索策略流程图(符合PICO标准)
证明该研究因"排除标准3(非英语文献)"被筛除(需提前在CEP中明示)
防御性文件:
布尔逻辑检索式(含时间限定、语言限定说明)
第三方图书馆检索证明(如Cochrane Library检索报告)
5. 偏倚风险评估不足
质疑点:
"如何控制研究者资助导致的发表偏倚?"
风险等级:★★★★☆
应答策略:
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表(彩色标记结果)
利益冲突声明表(标注厂商资助的研究)
6. 数据加权方法透明度
质疑点:
"为何质量分与关联度分直接相加?是否考虑过交互效应?"
风险等级:★★★☆☆
应答策略:
引用《Journal of Clinical Epidemiology》2018年加权方法对比研究(DOI:10.1016/j.jclinepi.2018.03.008)
7. 亚组分析缺失
质疑点:
"是否分析过老年人群与整体人群的差异?"
风险等级:★★☆☆☆
应答策略:
引用FDA 2020年指南"亚组分析仅在有先验假设时需要"
预防措施:
在CEP中预先声明"亚组分析不作为主要证据来源"
本文由广州佳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佛山浩扬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联合编辑